北軍軍陣是以戰(zhàn)時次序排列,盾牌兵在前,弓箭手在后,而后便是步卒,騎兵分布大軍兩側。
可此次是閱軍大典,不是去打仗,周禹便依照前些年的閱兵陣仗,最前方是高頭大馬的騎兵兵種,先讓騎兵給開個好頭,接著便是八百人的盾牌方陣,看著很有氣勢。
在盾牌兵的后方是弓箭手方陣,這些弓箭手可不是弱手,提劍能殺敵,彎弓能射敵,個個都是大力士,特意挑選了身材比例較為和諧之士卒。
國之箭手,遠程擊敵。
再往后就是步卒,整整是一個兩千五百人的大方陣,氣勢可謂沖天,一般在戰(zhàn)時皆為主力軍隊。
最后再以騎兵收尾,高呼著吾皇圣明經(jīng)過大漢朝皇帝面前。
踏踏踏的馬蹄聲,聽著就悅耳,聽著就歡喜。
閱軍大典,要的就是一個氣勢。
關于這點,周禹很是了解,別人不會管你內里如何,他們只會看你外表是否華麗,刀槍是否明亮,士兵是否可戰(zhàn)。
他們要的,周禹都給他們,他們不想要的,周禹一絲一毫都不會表露出來。
同時,北軍大營不同于南軍,北軍為戰(zhàn)兵,一有戰(zhàn)事就會上馬提槍去殺敵,南軍為屯兵,主要職責便是護衛(wèi)長安城安危。
同樣,羽林軍和虎賁軍皆是皇帝衛(wèi)隊,主要職責便是護衛(wèi)皇城安全。
能夠在眾多軍卒中拔得頭籌做到中壘校尉這個軍職,也確實不是簡單之人。
這就是周禹的安排,元翊終于知道周禹為何如此大方讓自己觀賞他北軍的閱兵試練了,這種排兵布陣……自己壓根就根本學不來呀。
北軍遼闊的校場上塵土飛揚,身穿甲胄的士卒挎著整齊的步子昂首挺胸的邁過高臺,刀槍拍的盾牌哐哐作響,仰望著北軍的大將軍周禹。
元翊這才知道自己一直都是別人眼中的弱雞而已。
所以,元翊=弱雞。
受到了一萬點傷害,元翊自然要告辭了。
周禹并未挽留,他知道元翊也一定不會留在北軍軍營吃飯的。
既然明知不會留下,自己又何必強人所難。
“告辭。”
“不送?!?br/>
“我們,閱軍大典見?!?br/>